声明
- “龙女”指字面意义上的“龙王的女儿”或“龙形象的女性”,并非金庸《神雕侠侣》中的女主小龙女。
- 内容摘自维基百科,其中佛教专有名词与描述原样复制,未作修改。
- 本人对佛教相关内容并不了解,如有错漏,还请见谅。
那伽龙女
- 原为娑竭罗龙王(那伽八龙王(天龙八部八护法)之一)之女,后成为观世音菩萨之胁侍。其也常与善财童子合称“金童玉女”。
“金童玉女”可以翻译为golden boy and jade girl(immortal boy and girl in waiting of a divine house,标准译法,特指道教中的“金童玉女”)、boy and girl attendants of fairies(神仙的男童、女童侍从)、the golden couple(引申义,指佳偶,般配的夫妻)。
- 在《妙法莲华经》(简称《法华经》)中,龙女八岁时已经利根聪颖、善根成熟,早已悟道,得不退转菩提心。
不退转(阿惟越致):即修行佛法之过程中得悟,不退堕于二乘、凡夫、恶趣等,也不退失所证得之果位、观念、行法。个人理解为通过勤勉修行从此开悟,已经不会再堕落到更低的境界,假以时日终将成佛。
菩提心:指求入佛道的成佛之心。
- 文殊菩萨曾言修《法华经》可速得成佛。彼时龙女多年潜心修习《法华经》已经得道,她取下身上的宝物供养佛陀后,便到南方无垢世界成就无上正等正觉。
无上无等正觉:指佛教修行的最高觉悟、最高涅槃境界,证得此者与成佛无异。
- 通常认为成佛的条件为“人道”与“男性”。龙女身为那伽龙族(畜生道)的女性却能成佛,既足见《法华经》之威力,更揭示了“法无定法”之理。
龙王之女
- 字面意义上的“龙王的女儿”。常于中国古代民间故事中出场,相关情节多为报恩或与凡人恋爱。
龙女故事的类型参见:https://zh.m.wikipedia.org/wiki/%E9%BE%99%E7%8E%8B%E5%AD%90%E5%A5%B3
- 现代作品中知名的龙女形象为《哪吒传奇》中哪吒的同伴龙女。其为东海龙王之女(三太子敖丙之妹)。
龙女士
- 龙女士(dragon lady)是一种反映了对东亚女性刻板印象的定型形象。其通常为势力或能力强大的反派女性,在性感妩媚的同时,又有强势、霸气、神秘、善于玩弄人心的特质。
东亚一些女性掌权者通常也被称为dragon lady(例如慈禧太后和宋美龄)。
趣闻
- 《非人哉》中的角色龙女既为东海龙王之女、西海龙王三太子敖烈的堂妹,同时也与善财童子(红孩儿)同为观音大士座下童子。其可能融合了那伽龙女与《哪吒传奇》中龙女的设定。
据说东海龙王即来源于娑竭罗龙王。
“敖烈”之名可能为作者自创。其更知名的身份为“小白龙”(《西游记》中的白龙马)。
红孩儿被观音收服成为善财童子,系《西游记》中原创情节。《华严经》中的善财童子为佛陀弟子。
- 可以理解为:东海龙王之女,与《西游记》中和红孩儿(善财童子)对应的龙女,以及佛教中与善财童子对应的那伽龙女,实际上可能并不是同一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