防不胜防的“人肉开盒”

“铜须门”、“高跟鞋虐猫事件”、“恶俗维基”等。

需要明确的一点是,人肉开盒并非“源自饭圈文化”。

传统业务:个人、全家户籍,身份证照片,社交媒体账号等反查身份证号,开房记录等。

新兴业务:追踪定位,猎魔补齐(模糊查询),常住地址(快递、外卖收货地址),医疗记录(婚前查人流史与性病),人脸识别,司法程序,好友提取等。

手机号实名制与互联网后台实名制。

学习通、腾讯、网易163邮箱等国民级平台的脱库(数据泄露)。

移动运营商、公安系统内鬼查档。

正视开盒之风

信息泄露对普通人的威胁

若无特殊情况,开盒者通常没必要付费开某个不相关普通人的盒。

从个人信息开始的开盒防护

这是因为,首先免费社工库内一般为过去信息泄露中的过时信息;随后,网民最初触网时一般缺乏隐私保护意识,更容易无意中泄露个人信息。

身份证号无法更改,姓名更名流程繁琐,下文将不再讨论。

手机号-人肉开盒的重要切入点

可选择容易注册到运营商回收号的渠道(例如校园卡、大流量卡)。这样的回收号即使被开盒,也更容易开到原号主。

注意其月租话费高昂,且绑定国内账号(如微信与小红书)时可能有诸多限制。

需准备科学上网手段、稳定的国际支付手段、以及一部iPhone X或更高版本的外版苹果水货机(需拥有esim功能,因此不能是“改了双卡”的手机)。

有条件者建议专号专机使用。

社交平台的信息隔离

“通过手机号找到我”、“把我推荐给通讯录的朋友”

“允许陌生人查看空间/朋友圈/个人主页”

“允许任何人查看关注列表/粉丝列表/访客……”

可以使用密码管理器辅助记录密码。

命名无关联,不在相近时段发布内容,不发布相似内容,不相互关注或艾特……

如需发布可隔数日再发布,或对照片中文字内容与非拍摄主体内容打码。

注意清除照片包含的EXIF信息。

莫名被人关注,可能是开盒者已经锁定目标,或正在通过你的关注列表摸排你的好友。

一个未经证实的反制方法:如果家族中有党政机关、公检法或军警相关人士,可借用其身份过实名。开到这类人士对于开盒者而言如同开到地雷。

如果这位有能量的人士就是你的直系亲属,那你自己就是地雷。

重拾“过气”的邮箱

如无科学上网手段,考虑到收信方便,可注册微软邮箱。

“自我开盒”,查缺补漏

请注意“查询”操作本身也有隐私泄露,甚至自我暴露风险。

无海外手机号者不建议尝试。telegram需手机号注册,默认公开手机号,且+86手机号有私信限制。

更危险的是,一旦使用+86手机号接码注册,也将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。

无确凿证据,但通常用上社工库第一步是自搜,理论上黑灰产可以据此确认该telegram账号的真实身份。缺德的方法是随便开几个知道真名的朋友,同时把自己的信息夹杂其中,一并发给机器人。